第(2/3)页 陆川对这一点的分析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这里边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 “如果当年胡慧慧的死跟当时的施工人员有关,那么施工人员是团伙作案还是单人作案?” 这一点是大家没有想到的。 陆川继续分析:“我们先说,如果是团伙作案,对方用铁锹挖一个坑,把尸体埋进去,这种可能性大不大。” “我认为,有这种可能,但是不大。” “道路施工,也是分工种的,一个作业小组分工明确,各自干什么都有安排。” “我查了一下道路施工的工序,夯实这道工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层一层开始。” “发掘骸骨的时候,确定骸骨下面的土层也是夯实过的,这就说明,尸体是在夯实过程中埋进去的。” “如果是施工人员团伙作案,对方有工程机械,是不是必须要用一把铁锹来挖坑?” 陆川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如果是施工队伍里面的团伙作案,那么对方完全可以在杀人之后利用工程机械直接把尸体填压在手机里面,用不着用铁锹施工,而且还把铁锹扔在了现场。 “如果是施工人员个人作案,这里有一个情况,大家看一下。” 陆川重新调回铁锹照片:“大家看我们在案发现场发现的铁锹,锹身细长,成半包围的形状,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叫做桶锹,一般是用来深挖土坑使用的。” “施工工地……需要这种桶锹吗?” 陆川的分析和孙彪刚刚的分析角度有所不同。 孙标的分析注重于逻辑推理,但是陆川的分析更注重于细节。 这和陆春川从现勘刑警出身是分不开的,做现勘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细节,任何一个蛛丝马迹,哪怕是一个头发丝儿,在案发现场都不能放过。 陆川看向陈江:“老陈,你们二中队负责这条线索的调查。” “胡慧慧失踪的时间是10年前的6月28号,这一天所有在现场工作的施工人员的信息要全部查清楚。” “包括请假的,外出的,不在现场的,等等,一个人都不能放过,还有,对所有能查到的人员进行指纹采集。” 铁锹木柄上泥土拓印的指纹,虽然现在无法锁定谁是犯罪嫌疑人,但是只要有了调查范围,不论对方说的真假,采集了指纹,只要嫌疑人在这个范围内,比对一下就绝对跑不了了。 “还有一点,”陆川的分析还没有结束,孙标刚刚的分析虽然比较全面,但是陆川觉得漏下了一个比较关键的点,“北红村人员,还有附近村人员的排查,这一条线索不能落下。” 第(2/3)页